您好,欢迎来到 武汉恒昌裕粮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!
客服热线:027-8795 1917
粮 机 专 业 制 造 者
新闻动态
苏联地广人稀、沃野千里,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粮食危机呢?
- 分类:公司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4-30 17:45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沙皇俄国、苏联、俄罗斯,3个国家具有传承关系,相当于爷爷、父亲、儿子。蹊跷的是爷爷、儿子都有大量的粮食可供出口,就这个父亲不给力,粮食不足到产生重大危机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苏联地广人稀、沃野千里,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粮食危机呢?
【概要描述】沙皇俄国、苏联、俄罗斯,3个国家具有传承关系,相当于爷爷、父亲、儿子。蹊跷的是爷爷、儿子都有大量的粮食可供出口,就这个父亲不给力,粮食不足到产生重大危机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- 分类:公司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4-30 17:45
- 访问量:
沙皇俄国、苏联、俄罗斯,3个国家具有传承关系,相当于爷爷、父亲、儿子。蹊跷的是爷爷、儿子都有大量的粮食可供出口,就这个父亲不给力,粮食不足到产生重大危机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这个北方大国,有着世界上最多的耕地,直到20世纪初,沙皇统治下的俄国,稳居粮食出口第1位。据统计,当时俄国的粮食出口惊人,占据世界粮食出口重量的45%。
列宁建立苏联之后,尽管国内战乱频繁,并夹带着外国干涉,但是粮食生产受到的不良影响还是有限。苏联真正出现粮食问题,始于斯大林执政期间,当时苏联领导层重视工业化,而忽视农业的地位。
斯大林要让苏联强大起来,不推动工业化,那就是一句空话。但有些政策在后世看来就做得有些极端,比如斯大林推行“强制性的集体农庄”“强制性的国营农场”,把土地公有化、把农具公有化、把牲畜公有化……
老百姓可不是圣人,也不是个个觉悟高,他们宁可宰杀牲畜,也不愿无偿交给公家管理。在1928年到1933年期间,苏联大力推行集体农庄,但效果却不是很好。反映在牲畜数量上,耕牛从3070万头下降到1960万头,羊从上亿只剧减到5000万只,马从3350万匹下降到1660万匹。
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,不仅仅体现在牲畜的大幅度较少,还表现在对种地的不感兴趣。眼看着粮食产量逐年下降,苏联当局也是心急如焚,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加大农业投资,但是产量就是搞不起来。于是,粮食成为苏联的软肋,被迫从美国、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进口大量的粮食。
“赫鲁晓夫同志表演了一个小魔术,他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,而在加拿大收割。”诸如这样的小段子,苏联人编写出不少,生动诠释苏联存在的粮食危机。
当时正处于美苏争霸时期,苏联人因为粮食短缺,有时不得不像美国低头。比如1963年,苏联从美国进口1200万吨粮食,而美国则迫使苏联向其出口低价石油。对手毕竟是对手,美国人瞧准苏联的短处,后来对粮食出口做出种种限制,有钱赚也不给苏联粮食。
进入1970年代,苏联领导人被迫公开承认“粮食危机”,采取开荒等多项措施,但是粮食增产不明显。幸好当年国际油价高攀,苏联靠着源源不断的石油出口,赚进大笔大笔的外汇,可以去全球采购粮食。但是,粮食进口的巨大规模,已经严重威胁到苏联政治经济的稳定。
长期以来,苏联重视以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,“要大炮不要黄油”造成农业发展严重滞后。1989年至1990年发生全球农业歉收,粮食价格上扬让负债高达670亿美元的苏联,开始无法如期付款给粮食进口商。
轻视农业的结果是严重的,粮食危机最终激化各种社会矛盾,比如商品短缺、特权丛生、贸易失衡以及经济崩溃等。一系列事件的演化,苏联没有扛住,1991年正式解体。接下来,轮到俄罗斯上场,吸取粮食危机的教训,慢慢又回到粮食出口大国的位置。
目前,俄罗斯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,但是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却没有减少,不仅出台各种刺激农业发展的举措,而且加大农业领域“进口替代”政策的实施,让俄罗斯农业在未来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。
推荐新闻
联系我们